第179章 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_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笔趣阁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 第179章 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9章 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此话落下,漫长寂静。

  失去至亲的孩子,恋恋不舍的看了眼身后院子里的一切,仿佛是在跟这一切告别。

  对于这个孩子而言,皇帝似乎是一个很高很虚幻的称呼。

  但对于他而言,他并不理解这代表着什么。

  在他的眼中,那个站在门口的将军,只是他接下来报仇雪恨的领头人。

  伴随着这个场景的结束。

  这一篇的戏曲也告一段落。

  可此时场中的那些人,却久久不能回神。

  在场的,大多数都是京城中的权贵。

  但因为北京城的特殊性,这里的权贵虽然完全可以说的上是整个大明朝最顶尖的存在。

  可他们不像是南京。

  更不像原本北京城,也就是元朝大都得那些权贵。

  他们属于一个新兴的权贵阶层。

  所以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或者说他们的父辈,都是经历过那个战乱年代,并且身处其中,体验过那种水深火热感受的。

  所以当这样一群人在看到这一幕时,那种感受愈发的契合。

  尽管这一段的戏曲与之前讲述太祖皇帝时的戏曲有很大的别差,并且在内容上也没有之前那一段来的更加直观和富有期待。

  但那也只是跟太祖那一段比起来。

  如果单论这一段的质量,是完全可以跟现世流传的所有戏曲来作比较的,甚至在期待感的营造上,要比所有的戏曲都更加浓郁。

  当然,这并不是说戏曲没有价值。

  戏曲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其价值的。

  但如今那舞台上所表演的戏曲,其实从本质上已经区别于传统的戏曲了。

  二者存在的意义本就不同。

  如今这一场的表现,与其说是戏曲,不如说是舞台剧。

  在这两者之间,自然是舞台剧的现场表达和内容的传递更加直观。

  这也是朱瞻基为什么选择这种表演方式,并且为此制定内容的原因。

  虽然他朱瞻基对于戏曲并不了解,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什么。

  但戏曲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直接干扰的情况下,在后世已经被时间和事实印证了其在大众传播当中的劣势。

  这是现实。

  同时,这一场的表演,相比于之前太祖时候的故事,他所表演出来的内容要更需要思考一些。

  其内里蕴含的道理,是需要品味的。

  是需要根据本朝的一些国策去理解的。

  相反,太祖时候的故事,则更加的贴合现实,是被时代和世事推着走的。

  所以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毕竟那样的事情在民间并不少见。

  就发生在老百姓的身边。

  所以最终在表演结束后,在场的这些观众们并没有像之前时一样,在短暂的愣神后,便是满满的期待和兴奋。

  而是持续的寂静,持续的思考。

  整个现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半点的动静。

  这些权贵们是这个朝代国策的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

  很多时候他们对于皇上和朝廷的政令和举措无法理解。

  虽然表面上也能说那么一两句,但其实他们是没有直观感受的。

  比如说这打仗。

  说起来都知道,是边疆被袭扰,百姓流离失所。

  可有多少人清楚,这简单的一句话,其背后是什么样的人间炼狱

  他们不知道。

  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他们知道,又不知道。

  清楚,又不那么清楚。

  可如今。

  这一切,却被那些戏子们在这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赤裸裸的表现了出来。

  你们没看过。

  去不了。

  好,给你们看看。

  给你们当中很多从南方过来的朝廷命官重臣们瞧瞧。

  瞧瞧这边疆,瞧瞧这边疆百姓们到底是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生活。

  他们都很努力。

  其实和你们这些人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们也在努力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不懒,他们也很勤恳。

  可他们要面对,却不仅仅只是一个勤恳的要求。

  他们想要活下去,还要无时无刻的面对那些外邦敌寇的袭扰。

  都想休养生息,都想过好日子。

  可谁不想呢?

  那些边关边疆的百姓也想。

  他们也像你们这些出生于中原江南地区的人一样,他们都想。

  他们也在缴纳着朝廷的税收。

  可为什么,你们可以好好的生活。

  他们却不行呢?

  太平、安稳,谁都愿意。

  可敌人不愿意!

  所以,想要太平,想要安稳,只有拿起刀。

  用将士们的鲜血去捍卫他们的太平和安稳。

  在场这些观众们在看完这一段后,感受很大,感想很多。

  但最多的,却是那坐在会场角落中,看似平平无奇一老头的朱棣。

  他是这一切的策划者。

  他是这个时代王朝的‘设计师’。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为什么要打漠北。

  他为什么要‘穷兵黩武’。

  不惜花费亿万,也要率领大军亲征漠北。

  他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这天下百万万的百姓。

  可当他要动兵时,太子不同意,朝臣不愿意。

  甚至于那些习惯了享乐的武将们,也不愿意。

  天下人都在告诉他,要与民耕始,要让天下休息休息,要休养生息。

  可他就算是顶着这么大的财政压力,这么多人的反对,天下无数人的抗议。

  他依旧要做。

  他在燕地生活了很久。

  他清楚边疆,更清楚边疆百姓的生活。

  打不退豺狼,哪里来的太平和安稳。

  北方的狼崽子们正是虚弱的时候,若此时不动他们,此时不拿下他们。

  难道要等十年后,百年后,他们强大了,越过长城冲进家里吗?

  相比于世人,他朱棣看到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事情。

  所以,当老头子朱棣在看到这一段,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理解他几十年皇帝生涯的举措时,老头子心里头的感受可想而知。

  尽管这一段的演出内容中,并没有太多的话,也没有太多用文字表达的东西。

  甚至于没有表演出多少的内容。

  可当那舞台上的少年将军说出‘我是朱棣!跟你一起杀敌报仇的朱棣!’时,老头子的眼眶湿了。

  他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为国征战厮杀的少年将军。

  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赤子之心。

  看到了曾经就那么赤裸裸发生在自己眼前的血腥画面。

  那表演中的场景,在那边疆并不少。

  甚至于说这是沧海一粟。

  当他朱棣为何那么记恨漠北的狼崽子,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画面。

  他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样的话来欺骗自己去做什么太平君主。

  他清楚,世人很多都不理解他,甚至怨恨他。

  也没有办法站在他的处境上去思考问题。

  可试想,如果他愿意,他站在自家老头子打下来的这些江山上,他怎么就不能做一个世人眼中的明君圣主?

  他可以。

  他完全可以。

  说两句好话,说两句好听的。

  搞点文绉绉的东西,搞出一副盛世景象。

  与士大夫共天下。

  日后在那史书上,他就是明君圣主。

  可他骗得了世人,却骗不过自己。

  所以,当如今朱棣看到这一切时,他的眼眶湿润了,那颗仿佛已经蒙上了尘埃的心,也在这一刻滚烫滚烫。

  他知道自家那臭小子是这个世界上罕见能理解他的人。

  这从当初那小子不愿意按照他老头子安排的路子去做一个圣主时,他就知道。

  自家那臭小子,其实是跟他朱棣以及他朱棣的老爹朱元璋是一路人。

  可当如今,他朱棣‘死后’,自家那大孙子即将登基时,看到那小子搞出来的这些东西时,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就当朱棣为了刚刚这一场戏曲而内心百般感慨之时。

  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内心当中也是久久无法平静。

  是。

  或许按照他朱高炽的作法,一旦登基,在那些臣子的眼中,他是一个可以比肩其父甚至其祖的存在。

  可正如这舞台上的表演一般,他的‘比肩’,是建立在对这群人残酷的基础上。

  这就是现实。

  要么,选择安稳,要么就只能动武。

  或许他的名声好,是一个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可相比于自己父亲这种皇帝,他少了些东西。

  少了些真实,少了些血性,少了些赤子之心。

  只是一个坐在那冰冷龙椅上冷冰冰的君主。

  相比于皇帝,人皇或许更接近于自己父亲这类人。

  一时间,朱高炽的内心有了些惭愧。

  甚至都有些不敢去看自己父亲。

  或许,当初自己父亲之所以选择朱瞻基那小子做继任之君,而不是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就当这并排坐着的父子俩内心都有些百般感触的时候。

  一旁的太子妃张妍,显然并没有他们思考的那么深刻。

  此时的太子妃张妍,只是像一个寻常的观众一般,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身为皇室之人。

  太子妃张妍就算再不懂事,可她也清楚这些东西。

  寻常世人,是很难理解朝廷,理解皇帝用意的。

  所以才会突然有了这么一句感慨。

  若是天下人都能看到这么一场场的戏曲,或许他们的想法会出现改变吧

  然而。

  对于太子妃张妍而言,她所说的只是那么一句简简单单的感慨。

  可对于一旁的老头子朱棣以及太子朱高炽而言。

  却如同惊雷在耳边响起似的。

  “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这么好的戏,要是能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

  此时的老头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炽,他们都在内心当中反复的重复着这么一句话。

  是啊

  这么好的戏,若是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对啊!

  这么好的戏,要是让天下人都看到就好了!!

  一瞬间。

  老头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的心中都仿佛被人狠狠的锤了一下似的。

  如果天下人都能看到了这戏曲的内容,他们会怎么想?

  对于一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而言,对于一个掌控着天下的君主而言,如果这天下人都能看到这么好的戏曲,他们脑子里想的跟皇帝一样了。

  那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王朝,一个王朝的君王而言,有多大的作用?

  老头子朱棣明白了。

  太子朱高炽也明白了。

  从很早之前,在听到这小子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在思考着这小子到底要做什么。

  他为的又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精力去做这些。

  又为什么要在他刚刚掌控天下大权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要做这样的事情。

  甚至于他们在这一次来之前,一样在思考着为什么。

  落座看完第一场后,依旧还在思考不解。

  可如今。

  他们明白了。

  他们明白了这小子背地里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小子,是在下棋!

  下一盘大棋!

  下一盘足以给大明朝带来天翻地覆改变的大棋!

  在军事上,都说以刀剑为长城,不如以天下人心向背为长城。

  可放在这治国处政上,又何尝不是呢?

  用天下那么多军队来控制天下的百姓,用各地的官府来控制天下的百姓。

  不如以天下人心向背来控制天下百姓。

  身为皇室之人,他们经常会听人说起一个道理。

  只要你做的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天下百姓是知道的。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天下百姓是会感激你的。

  可现实是,百姓不知道。

  你在这朝廷中与再多人斗争,遭遇了再多的困难,对于这天下百姓而言,他们是不清楚的。

  但如今呢。

  如果按照朱瞻基这小子搞出来的东西继续下去。

  会发生什么?

  戏曲这玩意儿,还是如此直白,容易被大众百姓所接受的戏曲。

  其流传度,其发挥的效果,远远超过任何圣人教义。

  哪怕你们传递的都是同一种东西和思想。

  汉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又何尝没有这个深意?

  儒家的强大和发展,又何尝不是其背后皇权的推波助澜。

  可如今,这小子又进一步的将这个手段给增强了。

  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手段,随意的去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东西,而并不需要再依赖于一个流派。

  这对于皇权,对于统治一个王朝,其意义之深远,简直难以想象,甚至恐怖。

  虽然如今他们还没有证据来证明朱瞻基那小子是打的这个算盘。

  可从这小子如此的兴师动众,不惜动用整个朝廷的力量来举办一个民间的大赛,你说他只是为了玩闹,谁会信?

  谁信谁是傻子!

  在此时,那老头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炽,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朱瞻基那小子之所以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为的,正是这个目的。

  虽然如今只是一个戏曲的大赛,可接下来呢?

  小说。

  画师。

  这些行当对于皇帝而言,有什么意义

  与这戏曲,几乎完全相同。

  都是皇帝可以利用的手段。

  可以利用这些手段来达到自己统一天下百姓思想的手段!

  这就是朱瞻基那小子掌握了大权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统一思想!

  这,才是为君者的第一等要务!

  想到妙处,那老头子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的脸上满是狂喜之色。

  “这小子,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啊!老头子我没有看错人!”

  朱棣内心狂喜的说道。

  而一旁的太子朱高炽,自然也能明白自己老爹心中的想法。

  虽然二人在这个过程中什么都没有说,可他们都领悟到了其中关键。

  可相比于他们,刚刚一语道破天机的太子妃张妍,此刻却直愣愣的瞧着身边这俩说着奇奇怪怪话的人。

  不明白这父子俩有在搞什么鬼。

  说着这戏曲,怎么还说起自己儿子了。

  这跟自己儿子是不是当皇帝的料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就举办了一个戏曲大赛,这就是当皇帝的料了?

  就算是这表演好看,说的是老头子的好,想要夸人,可这也夸的太过牵强了吧。

  瞧着太子妃那茫然的面容,一旁的太子朱高炽顿时便笑着说道:“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675m.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675m.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